找准方向,凝练特色,培育成果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召开2022年度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立项评审答辩会
来源:教务处
作者:石怀憬
时间:2022-11-21
为进一步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促进课程与课堂质量提升,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凝练、培育和应用推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期,兰州信息科技学院组织开展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立项工作,并邀请业内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深入指导。

11月20日,教务处组织评审专家组对各教学单位申报的教学成果培育项目进行了初次评议,确定19项教学成果进入答辩环节,评审答辩采用线上进行。兰州大学胡晓斌教授、兰州大学师彦灵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潘竟虎教授、西北民族大学张辉刚教授等4位校外专家担任评委。
胡晓斌,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院所副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合作发表104篇。其中SCI 4篇,CSCD 76篇。甘肃省医学科技二等奖3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第一主持人或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醒目、甘肃省卫生厅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8项。
师彦灵,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访问学者,任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作为第一主持人或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甘肃省教育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兰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等多项各类科研项目。
潘竟虎,现任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委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教育与科普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遥感学会理事,《农业工程学报》编委。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 21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等12项。曾先后获得甘肃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兰州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甘肃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项,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1项。
张辉刚,现任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兼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民族影视委员会理事,甘肃省网信办专家委员会专家。入选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国家民委青年教学标兵、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地厅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类项目10余项。出版专业相关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
学校校长助理殷学丽、教务处负责人、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教学副院长、系(室)主任及全校无授课任务的教师参加了此次评审答辩会议,会议由殷学丽主持。

答辩采用成果汇报和专家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上,各项成果负责人对成果背景及形成过程、内容及创新点、主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及路径和推广应用情况进行现场汇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成果汇报,详细审阅了申报书、成果总结报告和相关支撑材料,并针对成果的核心内容进行提问、交流,并就申报成果的创新点、应用效果的凝练总结提出建议。四位专家总体肯定了各个项目组前期的工作,但指出部分项目在成果项目的落地性、前瞻性、实效性、创新性、持续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并从项目申报书的规范性、研究内容的支撑性、结构的完整性等方面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确保教改项目研究质量和水平。

殷学丽对专家组的指导再次表示感谢,她强调:“学校组织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申报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学校持续重视内涵建设,重视教学成果培育,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我们期望通过项目培育和积淀,为校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此次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立项评审答辩会,各专业凝练特色,培育成果。将进一步促进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激发全体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的积极性,促进学校教研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通过评审的各项成果完成人纷纷表态,要继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积极按照专家评审意见,认真总结凝练出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教学成果,争取在教学成果奖申报中取得更大突破。
审核:李永强